正如“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树叶”,儿童语言发育也会有较大的个体差异。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强一些说话早,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弱一些,说话较晚。比如2岁儿童有的已经会表达5~6字的语句,而有的仅仅会几个单词,这些孩子的发育是否都正常呢,还要依情况而定。
对特别儿童,家长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信心,多给孩子鼓励和正确的引导,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训练孩子。

切记,两个极端不要:
1 不要“太聪明”
想让孩子多说话,就要当“傻妈妈”。
如果太聪明,孩子一个眼神,或者用手指一下,你便懂了孩子的意思,去帮孩子干了,那孩子怎么得来语言训练呢?
所以,当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或者想要某样东西时,要装傻,假装看不懂孩子的意思。并对他说:“用嘴巴告诉我,否则我看不懂”。从而迫使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但如果孩子不会说,语言表达不出来,这时,就需要家长用孩子的口吻替孩子表达出来,并让孩子复复。当他复复了,便可奖励他并完成孩子的指示。例如,孩子想要食糖,你便可表达:“我要食糖”。孩子复复“我要食糖”后,你要夸张的对他说:“好的,你真棒!”并把糖给他。(如果孩子能力较弱,尽量用简短的句子,或者只用单个词表达,视孩子自身情况而定)
2 不要逼迫孩子
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表达环境,孩子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,才会情愿说话。如果家长太过于心急,在孩子不情愿说的情况下还逼迫孩子,这样会适得其反。孩子将更加排斥语言表达。
例如,当你复复三遍孩子还不会说时,便要把东西给孩子,不要造成孩子的反感。假如你的孩子只能说两个字的词,那么你可以试着让他说三个字的话,而不要想一口食个胖子,非要他说四来五个字的句子。
多一些耐心,不要给孩子压迫感,多关爱和鼓励孩子。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,就要夸张的鼓励孩子,告诉他“您真棒”,摘用正面鼓励的引导方式。
如果家长在家训练并无成效,孩子还是停留在只会叫“爸爸妈妈”连“a、o、e”都发不出的阶段,那就必须找专业的语言训练机构进行训练。现阶段最快让孩子发音的方式是捏嘴开音。口肌训练、按摩等并不能让孩子快速的发音,只是锻炼了口腔舌部等肌肉的灵活性。找不来正确的方法,病急乱投医只会让孩子错过最佳期。
|